【石俊】可贵的人间烟火气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7-04浏览次数:1066

  如果不是听一个门房阿姨的介绍,我也许不会踏进剧场看《柏阿姨的一天》这出戏。好像文艺界特意赶来看这个戏的人并不多,因为即便看过似乎也没有多少可以言道的地方。在剧场里我看到的也的确是一出舞台设计较为简单、没有当红明星也没有大的情节结构的戏剧。然而再看台下就觉得不那么简单了,剧场里坐满了40岁以上的普通观众,很多已经头发花白。更难得的是他们观看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演出结束时的掌声也是那么的长久。

  《柏阿姨的一天》值得我们这些专业戏剧创作者有所思考。

  曾几何时,我们的舞台创作探索、试验成风,一味追捧宏大制作。一方面,舞台技术迅速提高,我们一些大剧院的奢华让先进国家的同行都叹为观止;而另一方面,高昂的制作成本和票价将绝大多数市民挡在了剧场外。我们的艺术家痴迷于新的探索、大的制作,仿佛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大名气和高报酬。而《柏阿姨的一天》敢于将这样一出市民戏剧以传统和简洁的形式呈现出来,朴实而不简单,明快而不失浅显。

  这些年伴随技术的进步,舞台艺术的表现手段更趋丰富,但也出现了演出形式与内容脱节、艺术家创作与普通观众审美脱节等值得关注的现象。一些普通观众已经很少进剧场了,他们的心脏也许承受不了悬疑剧的惊悚感,也难以体会职场剧的生活和“恶搞戏”的价值观。他们也许更喜欢看普通人的家长里短,这种“落地生根”的感觉其实不就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文艺创作的“贴近性”吗?

  “柏阿姨”不是圣人。她和我们一样受过高压生活的磨练。她有着“老娘舅”的热心与处世艺术,她有因为长久在江西插队经历带来的“老俵”的泼辣,她更是借助电视媒体对上海人的不文明行为进行了矫治。虽然我不完全认同她对于当下社会与家庭的价值观,也不完全接受她处理这些疑难问题的原则与法理依据,但是不能否认她对于这个城市的很多普通百姓的意义。她让这个城市少了些冷眼傲视,多了些温暖和情怀;少了些纠缠隐私,多了些包容和理解。

  其实上海的城市文明融汇在我们的弄堂与街坊文化中,看似平民实则高贵,看似杂乱其实生机勃发。倒是我们的一些舞台创作,看似新作迭出、花样翻新,其实不少是肤浅的应景或迎合之作,多的是功利性和世俗气,少的是公益性和人间烟火气。

  相比之下,静安现代戏剧谷倡导的市民剧场和这出带着传统市民气的《柏阿姨的一天》显得难能可贵。这样的舞台剧也许很难评上什么大奖,也卖不了多少钱,但若能让我们城市里的阿姨与爷叔们进剧场乐一乐,不也是一桩赏心乐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