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际导演大师班(中/东欧)第二周课程总结

发布者:导演系发布时间:2019-05-27浏览次数:1436

2019年国际导演大师班(中/东欧)在结束第一周的课程之后,于520日又迎来了塞尔维亚的著名导演玛雅•米蒂克(Maja Mitic)。玛雅导演有超过三十年的专业戏剧工作经验,从事过演员、导演、编舞、戏剧构作和大学教授的工作。现任尼什爵士戏剧节的艺术总监和甄选人,也是塞尔维亚DAH剧院的创始人之一,2009年至今,她都被聘为英国伦敦金史密斯大学的客座教授,还曾任教于加州艺术学院、布朗大学、芝加哥艺术学院等英美大学。

玛雅导演认为,21世纪,戏剧剧场是唯一作为人类能够交流的地方,也是唯一一个可以给社会有所影响有所回报的地方所以她带来的主题是“剧场实验和设计剧场:从个人到集体的表演思维”,结合大师班学员们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大量身体和声音的训练,让大家合作,在即兴表演方式下产生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玛雅导演她的工作生平中亚洲文化学到了很多东西,很多戏剧的基础原则和训练方法都从亚洲文化来的,如何走、如何跳、如何寻找人的内在和塑造外在,都从亚洲文化中汲取了很多营养。在她的热身训练中,就运用了气功的方法。每天最开始的热身训练中,她都会让大家等距离站开围成圈,两只脚平行站立、脊柱伸直、弯曲膝盖、收紧尾骨,把掌心放在身体两侧,打开身体,配合呼吸以丹田的位置为中心,想象一根线贯穿身体,连接地面,从百会穴出,感受头顶有一个能量的源泉将注意力放远,尽可能的将身体的重心保持在失去平衡的边缘,去探索身体平衡的边界,随后以这个姿势为基础增加手部的动作或者改变身体姿势高度,体验身体“活在当下”的状态,并把这些身体的感觉全都带到戏剧中、生活中。

玛雅导演跟大家讲述训练要求

玛雅导演的身体训练也秉承了格洛托夫斯基的理念,即对肢体动作潜力的深层挖掘正是对人类心灵的剖析。大量的身体训练是因为导表演的训练需要靠量来积累,为了把身体准备好,变成表演的材料。其中有一个训练是她让大家走起来占满整个舞台空间,每35步就要大幅度的变化方向,在整个在走动的过程中,她会击鼓来让大家配合鼓点改变节奏速度,不断下达指令改变大家行动的状态和方式,比如想象自己是巨人、蚂蚁或是在热沙地上走、在水中走、在石头中走等,还会设计鼓点让大家做摔倒、跳跃、静止、中间高度姿势的动作,之后又加入了许多椅子给大家制造障碍,并要求大家在口令中完成与椅子接触的动作。在训练中的每个静止口令,玛雅导演都要求大家做一个姿势,分离身体各部位,着重强调身体部位做出至少2个不同方向的动作,如头与手的方向不一致,手与脚的方向不一致,甚至眼睛与头部的方向不一致等等,与此同时还要保持身体重心在快要失衡的位置,来让大家始终呈现出动作趋势,以此“活”在舞台上。在训练中,我们发现身体的各部位都具有系统性和生命力。训练中身体呈现出的至少2个方向,跟中国话常说的“欲左先右,欲上先下”不谋而合,不同方向的身体趋势在一起会碰撞出更多的内容,达到11大于2的效果。训练中,我们发现身体的多方向,行走的节奏、速度、状态变化,这些都会很大程度上会刺激到演员表演的情绪,变化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带进一些之前没有的情绪,在平时工作中,可以帮助演员丰富动作内涵和外化内心表达。

学员们在进行训练

学员们在进行训练

当演员将注意力和行动力放在身体的某一部位的时候,该身体部位就会富有情感和生命,最大程度的开发各身体部位的表达,才能达到不同的、高效的身体表现。一个训练中,玛雅导演让大家只用身体个部位做为刷子去画自己3D版童年时期的家,这个“刷子”可以在指、手腕、手肘、尾骨、鼻子、头部等等一些非常具体的器官和部位。在这个训练中,第一次觉得身体的所有部分可以如此分离,又如此精准,当只使用具体某个部位做画的时候,充分感受到身体的每个器官是时刻准备的,它们在一个系统里面,但是又分别有着各自的生命力和创造性,也能够真切的理解玛雅导演所要求的永远“活在当下”。

 在格洛托夫斯基的理论中,人全身的各个器官都可以成为有生命的动力中枢。在玛雅导演的训练中也探索了人身体不同部位的发声与共鸣效果,声音训练是她每天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玛雅导演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训练,是她让大家先想一个情境,模仿猫或者狗叫并配上身体动作形态,然后去掉身体形态,只用猫或狗叫的状态在情境中说台词,这样发现和表现动物的独特性质,在不知不觉中给大家的表演加入了很多情绪,很自然的塑造了角色。

平时的到表演过程中我们都会要求台词要有行动性,要富有动作,通常很难去针对性的训练演员或者告诉演员应该如何让台词富有动作性,玛雅导演的一个训练给了大家许多启发她让学员们分成两组,分开一段距离,一组学员说台词,一组学员背对着他们站在原地,说台词的学员们需要在台词中表达出希望另一组人向前走、向后退这样的言外之意,与台词本身的文本无关,让语言拥有“推”、“拉”这样丰富的行动性,并且准确的让对手接收到。训练让声音行动性更具像的呈现。

玛雅导演所有的训练都是集体训练,在这样的集体训练中,产生了非常强烈的仪式感。所有学员都参与进来的身体和声音训练,很容易产生一个“气场”,这是在无意识的过程中产生的,大家相互激发、互相影响,循环往复,这样的仪式感,很自然感染到所有人这种影响可以让大家保持一种非常持久的联结,并且也能够让观众感受到。

树林场景训练中,玛雅导演让大家各自扮演一种植物或者动物,配合上声音,在一个大的环境中经历:白天微风、下小雨、大暴雨、夜晚雨停等几个不同情境,在大家各自的表演中不时的加入一些个人的元素,比如呼唤一个逝去亲人的名字,然后会发现虽然大家投入在自己的表演,但已经成为一个整体表演,最后所有人哼唱同一首歌,走入幕布,留下空的舞台,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样由即兴表演衍生出来的作品还有很多,地图训练也是如此。玛雅导演会先让大家以舞台为世界地图,寻找到一些城市为地标,然后会说出一些个人化的地方让大家变化着状态和方式前往,比如“你出生的地方”、“你最想要去的地方”“你觉得最悲伤的地方”,最后回归到红楼黑匣子。当大家重复过这个顺序之后,她就不再提示地点,让大家自发开始完成整个流程,这样的即兴表演,观众完全不知道大家在做什么,只能看到每个人不同的状态和调度,非常自然的形成了一个富有意味的作品。而在大家在做道具训练的时候,玛雅导演让大家每人拿一件道具,结合道具想有特色的13个动作,每个学员要按照顺序把所有人的动作都记住,并用自己的道具完成所有的动作,整个训练很自然成为一种表演,观众会自己去填补表演中间的空白。然后以这个训练为基础,所有动作为素材,大家用各自道具变化、发展、剪切所有动作,使一连串的动作素材变得合理,再进一步分组进行配合、加工,在即兴中形成故事表演。

 (学员们在进行汇报表演)

 公开课上玛雅导演让大家呈现的最后一个训练是用肢体表现故事。她先让我们每个人想一个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或者一个传说,再让大家通过自己的身体把这个故事演绎出来,然后我们排成这两排对坐,形成一个长桌。起初大家先用10%的动作幅度大小表演这个故事,当有个学员向观众说完“从前,有一个家庭”的时候,大家开始100%的演绎这个故事,可以充分利用椅子,充分展现肢体动作,还可以跟他人互动,整个过程当中玛雅导演要求大家有一些停顿,有一些高低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各自的故事自然的融合成了一个故事。由各自故事发展出来的即兴表演也由于大家坐在了一起,在观众眼里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作品。

 (学员们在进行汇报表演)

在第一次的课堂上,玛雅导演就告诉我们,艺术家要跟“障碍”工作,建立习惯很重要,打破习惯同样重要她将这个规则贯穿了她所有的训练。她认为,演员只有否定原先的自己,挣脱束缚,才能暴露出真实本来的状态。所以一旦当我们习惯一些流程状态的时候,玛雅导演就教我们如何去打破它,经常能帮助我们创造出不一样的表演和更多的表现空间。玛雅导演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训练,这些训练在我们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看似非常基础的种子,会在学员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生长出无限可能。

 (学员与老师合影)

                                                                               (图文/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