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文化报》: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 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文艺高峰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2-19浏览次数:115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全国文艺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广大文艺工作者认为,总书记的讲话内涵深刻、意义深远,是对当前文艺发展形势的准确把握,是对文艺创作规律的科学总结,必将为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兴旺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既是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许,更是巨大的激励,他们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的4点希望,把讲话精神作为自己创作的指引,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投身于时代和人民之中,创作出更多更美的文艺成果。本报今日刊发部分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代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心得体会,以飨读者。
深入生活是文艺家毕生的功课
周喜俊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给大家提出的四点希望,就像经验丰富的医生手持解剖刀,层层剥离,直指病灶,对当前文艺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科学剖析,同时也指出了解决路径。讲话通篇贯穿一条主线,生活是创作之根,人民是文艺之魂,文艺家只有走入生活,贴近人民,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文艺工作者,当年能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是生活的馈赠。1984年调入石家庄后,又到基层兼职深入生活5年。即便在任石家庄市艺术研究所所长11年间,任石家庄市文联主席兼作协主席近13年间,也从未间断过深入生活,并且带出了一支自觉深入生活的队伍。30多年来,我之所以能够坚定不移地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道路,是因为我从来没离开过生活,没离开过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说:“以为人民不懂得文艺,以为大众是‘下里巴人’,以为面向群众创作不上档次,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这段话字字句句说到了我的心坎儿上。我在石家庄市艺术研究所工作期间,为写出观众喜爱的剧本,经常跟着剧团下乡,一走就是十天半月,冬天穿着棉大衣,坐着小马扎,在农村的露天剧场和观众一起看演出,听他们的议论,看他们的表情,在他们的喜怒哀乐中,我蓦然明白,农民虽然不是艺术家,但他们的欣赏水平一点也不低。
今年,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长篇纪实文学《沃野寻芳》,是我为完成上级分派给单位为期3年的革命老区帮扶任务,在河北李村挖掘到的一座创作“富矿”。该书记载了上世纪70年代初,中央工艺美院200多名师生在河北李村生活3年的故事。这些高等学府的师生被动地来到李村接受再教育,却主动拥抱了生活,与当地百姓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吴冠中、祝大年、袁运甫、常沙娜、何镇强等一批艺术家在这里创作出大批国内外美术界一致公认的艺术精品。吴冠中每次从田野画画回来,都要把作品摆在房东家的院里,请左邻右舍的乡亲们来提意见,在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中,这位从法国留学归来的艺术家懂得了:文盲并不等于美盲。为写这本书,我利用两年时间,采访了在李村生活过的中央工艺美院师生、村里的老房东以及相关人员80余人,如今已到耄耋之年的老艺术家们提起那段经历,不约而同说出一句话:“李村3年对我们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吴冠中先生,80多岁还经常带着并不年轻的学生们到各地农村写生。
当年吴冠中在法国留学时,每天都在画室画各种人体,他觉得自己像断线的风筝,脚下无根,心里没底。他崇拜梵高,却体会不到梵高让人为他的作品而疯狂的内心。他崇拜鲁迅,却找不到“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的充实。他强烈意识到,自己是一只中国的羊,只有到祖国的山坡上去吃草,才能产出适合中国人口味的奶。他义无反顾回到祖国的怀抱,立志做中国的梵高。但在北京高等学府任教多年,他始终没有如愿。李村3年为他提供了体验梵高精神的平台,也成了他追求中西合璧艺术的试验田。李村是他创作的高峰期,也是他理论的成熟期,“专家鼓掌,群众点头”“风筝不断线”等一系列美术理论都是在李村凝聚出来的。所以,他在自己的文章中曾写道:“我格外怀念李村,怀念李村的父老乡亲……”袁运甫也饱含深情写道:“河北李村是艺术的宝库,那里有无穷的能够满足艺术实践的素材。”
这些艺术家的经历,让我对习近平总书记“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也是被历代艺术家证明的真理。
深入生活是文艺家毕生的功课,扎根人民是文艺家自信的根本,文艺家只有长期深入基层,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才有在各种文艺思潮面前保持判断是非的能力,才能知道人民需要什么样的精神食粮。1999年我创作电视剧《当家的女人》时,正是偶像剧、戏说片、婚外情充斥荧屏之时,有人担心这样一部干干净净的剧是否会有市场,建议给主人公加些婚外恋之类的“作料”, 以吸引观众的眼球,我坚决不同意。该剧在央视黄金时间播出后产生的反响,在央视及各省卫视持续热播多年的事实,证明了观众对歌颂人间真善美作品的期待。2007年,我在创作姊妹篇《当家的男人》时,同样遇到过这样的反复较量。有人认为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弘扬正能量的作品不够深刻,不会受到观众的欢迎,这种思维的误区给文艺界带来极大的思想混乱。我能理直气壮地拒绝这些歪理邪说,是因为我从来没有离开生活,没有离开人民。生活给了我足够的底气,人民给了我坚守的信念。
“文艺创作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乐的源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也是文艺工作者应肩负的使命。
(作者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石家庄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
坚守的意义
卢 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由此,他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坚定文化自信;二是坚持服务人民;三是勇于创新创造;四是坚守艺术理想。
作为戏剧工作者,如何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崇高使命?我认为最为重要的就是“坚守”。坚守文艺的价值和使命;坚守文艺服务人民;坚守文艺的创新发展;坚守崇德尚艺的修养品性。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我编创了一台表现西安百年剧社易俗社的全景式秦腔《易俗社》。之所以要编创这样一台戏曲作品,就是因为这个被田汉先生誉为“世界三大古老剧院”之一的剧社有许多宝贵的品性值得我们反省和思考。
易俗社始建于1912年,一批进步文人为了改变当年积贫积弱的国人愚昧、腐朽与落后的现象,以戏曲演出这种最为大众、最为经济的文艺方式教化民众,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从初始就开宗明义地以“辅助教育、移风易俗、启迪民智”为办社宗旨。自始至终,初心不改。为了坚守文艺的崇高使命和价值,剧社一直自己编创文本和演出,自己培养和教导演员及职员,即使是传统老戏,因为文化追求的不同都要自己重新编写、排演。剧社自成立至新中国成立的30多年时间里,自编、自创、自演了500多部作品。其中不乏《三滴血》《火焰驹》《柜中缘》等经典名剧,这在世界戏剧史上都是引人注目的。
曾几何时,某些“戏剧人”为了追求所谓的票房、市场及商业价值,而忘却或模糊了文艺的终极使命和价值,充溢着大量的庸俗,经营着各种利益,滋长着膨胀的欲望,侵蚀了我们这个民族的道德水准与国民素养。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把崇高的价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引导人们向高尚的道德聚拢,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
文艺来自生活、源于人民,并反映生活、服务人民。这似乎是人们都已明白的道理,但真正能够始终秉持和坚守,却是极其可贵和难得的。易俗社的先贤们则为我们做出了榜样:1926年军阀刘振华10万大军围困西安,为了安抚市民,稳定军心,易俗社日夜演出从未间断;“七七”卢沟桥事变前夜,易俗社在北京为29路军演出《山河破碎》《还我河山》;“西安事变”之夜,易俗社为南京大员们连演3天;抗战时期,日机轰炸西安,易俗社房屋被毁、5人丧生,60多岁的社长每天带领全体易俗人往返20多里的山路,白天在树林中排戏、学文化,晚上返回西安城为百姓演出。这样的日子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而是整整坚守了5年!他们的坚守和存在,为动荡中的西安市民带来了温暖、抚慰和希望。由此,我在剧中写下这样一段台词:“不管西安城遭受怎样的劫难,只要钟楼的钟声响着,易俗社的琴声不绝,西安人的心里就踏实!”
易俗社的先贤们就是这样永远与人民大众、国家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离不弃,不忘初心。坚韧不拔,胸怀大义。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始终坚守崇德尚艺的修养品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这些振聋发聩的金玉良言,需要我们每一个戏剧工作者认真反省,认真践行。
今年9月,具有20多年历史的开罗国际戏剧节首次为全球6位杰出戏剧家颁发“成就奖”。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因而有机会结识了一位来自西非的获奖女戏剧家缪比(Mumbi)。西非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贫穷、最落后、最危险的地区之一,她告诉我她们那里至今还没有专业戏剧学校,她因从小喜爱戏剧所以自己组织团队自学创作,其间有一些人有机会到欧美学习,但再也不回去了。所以,她只有自己坚守,至今已近30年。由于她的坚守,西非地区的人们有机会看到戏剧,看到西非人自己的生活和历史,年轻的西非人(特别是女性)也有机会学习甚至从事戏剧……当她听说我工作的上海戏剧学院竟然有近3000名学生,每年举行的国际导演大师班可以邀请到全球最优秀的导演、教师到中国教授戏剧,她羡慕得几乎落泪,一直喃喃自语:“你们真是太幸运了,太幸运了!”
想想百年前易俗社先贤们践行的历程,看看现如今远在世界另一端贫瘠的西非同行,他们都比时下的我们要艰难得多、困苦得多,但他们始终坚守着他们的艺术理想,把至善至美的艺术播撒、灌溉给他们所至亲至爱的人民。
(作者为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
戏是演给老百姓看的
王红丽
11月30日,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开幕式并且发表了重要讲话。我作为一名文代会代表,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热情洋溢、真挚情深的话语让我十分感动,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给予充分肯定和认可,将文艺工作者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让人激情满怀。这是对大家坚持艺术传承和创新、服务百姓、坚持在第一线为人民创作演出的表扬,一种崇高的荣誉感油然升起,一种肩上的责任感顿觉神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科学分析了文艺领域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四点希望”,既高瞻远瞩又直接地气,既思想深邃又朴实亲切,既有真切关怀又有殷切期许,说出了文艺工作者的心里话,令人备感振奋、豁然开朗,我们需要全面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
我作为一名基层戏曲演员,深刻体会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重要性。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戏是演给老百姓看的,艺术的理想不是空洞的理念,而是源于对艺术的热爱,踏踏实实在舞台上为老百姓演出的戏曲人,就是有艺术理想的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艺术的创作中去,真诚地为老百姓服务。只有这样做,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建团23年来,创作排演了多部老百姓喜欢的戏。如《风雨行宫》《铡刀下的红梅》《花喜鹊》《三更生死缘》《五凤岭》《大明皇后》等,这些戏分别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等多个奖项,深受老百姓欢迎,许多唱段广为传唱。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后,我一定会认真领会,贯彻执行,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服务人民,传承弘扬创新,坚守艺术理想,争做德艺双馨的艺术工作者,深入基层扎根人民,戒除浮躁,潜心创作,要有“十年磨一戏”的决心,努力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无愧于伟大国家,无愧于伟大民族的优秀作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为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团长)
本来、外来与未来
李春雷
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可以说,这三个“来”,为当下有些浮躁、有些迷茫的文艺创作者指明了方向!
什么是“本来”?就是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列举了从《诗经》《楚辞》《汉赋》到明清小说这个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他郑重地告诫: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这个“本来”,还包括我们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无比正确的文艺创作规律,比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永远坚守和坚持的。
什么是“外来”?就是要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开放的胸襟、开放的视野。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用世界文学大师歌德、托尔斯泰等人的名言名句,特别是强调:“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思考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我认为,“外来”的内涵,其一是要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学;其二就是要向别人学习、向优者学习、向幼者学习、向新者学习;其三就是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这确实又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虽然我们都置身生活中,但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天地还是太有限了。当下的社会,处于特殊的转型期,世界一体化,信息全覆盖。多元的影响,使得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呈现一种全新生态。面对这一切,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走出自己已经熟悉的、舒适的、习惯的生活,走进更广阔、更基层、更陌生的领域,去学习、去热爱、去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并进行美的创造。只有通过不断地向“外来”学习,才能塑造一个德艺双馨的自己,才有可能写出真正的精品力作。
我们的文学艺术家,只有自觉地把“本来”和“外来”结合起来,联合发酵,才会产生真正的文学“未来”,才会有气象万千的、写尽民族精神的、走向世界的中华文学。
这种“未来”是什么?是辉煌的,壮丽的,宏大的,难以尽言的。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约略可以感觉到。其一,就是人民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马克思说:“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创作思想: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歌唱祖国,礼赞英雄。其二,就是艺术性,或艺术的真实性。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两次谈到百姓的“忧伤”——“百姓欢乐忧伤”“内心的冲突和忧伤”。这就是鼓励我们要更加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最大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在创业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到光明,不做徘徊边缘的观望者、讥谗社会的抱怨者、无病呻吟的悲观者,要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鼓舞人们在黑暗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对人民深恶痛绝的消极腐败现象和丑恶现象,应该坚持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真善美战胜假恶丑,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的确,揭示人类命运和民族前途,是文艺工作者的追求。伟大的作品,一定是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最深刻把握的作品。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希望的经典,也是我们憧憬的“未来”!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我感觉我们党对文艺的领导和指导更加理性,更加精准。我们文艺的春天已经到来,或正在到来。在这个文艺春天里,将会绽放出更多的姹紫嫣红!
(作者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敬畏传统 锐意创新 将湘剧发扬光大
王阳娟
11月30日,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我非常荣幸地作为湖南代表团的成员参加了会议,并与代表们一起为中央领导演出,百人合唱《到人民中去》和《在你伟大的怀抱里》,获得与会领导的高度赞誉。
在现场聆听到总书记的讲话,亲身感受到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关怀和期望,备觉振奋,又豁然开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的战略高度对文艺工作提出了全方位的指导和要求。整个报告言简意赅,文辞优美生动,富含哲理,高屋建瓴地阐述了文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内涵十分丰富,为我们未来文艺创作的发展、文艺人才队伍的建设及文化创新的推动指明了方向,更为我们湘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坚定了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坚定不移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创作属于这个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湘剧正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笔不可或缺的财富,她是湖南的代表剧种,也是与川剧、豫剧、汉剧、粤剧等剧种齐名的地方大戏剧种。溯源湘剧艺术,史证历史600余年,一直受到湖湘人民的欢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几十年来,湘剧经过多次巡回演出,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湖南省争得了荣誉。作为一名湘剧传承人,就应该拥有这种文化自信,敬畏传统、崇尚经典,从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上对传统经典进行持久深入地挖掘、阐发和提升。既要接“地气”,又要有“底气”,更需要摒弃浮躁,坚守“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艺术定力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追求。只有这样真正沉下心来研究、感悟,才能体味到传统经典的博大精深、玄妙大美,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艺术精品。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审美需求的改变,不得不承认湘剧的发展也遭遇瓶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大胆探索,锐意进取……”湘剧的传承也绝不能墨守成规,必须内容革新、形式革新,将各种其他艺术形式融入到剧目创作中,在借鉴和吸收的过程中,不要一味地照搬,而是加以改造。同时引入现代科技的舞台元素,在服装、对白、表现形式上加入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意。各种新元素的合理加入,使剧目焕然一新,达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高度统一。要大力培养青年演员,集聚大众的力量,发挥年轻人的智慧,将湘剧发扬光大。
时代呼唤精品力作,党中央发出号召,我们更要怀揣家国情怀,秉承工匠精神,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四点希望,竭尽全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作者为湖南省湘剧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