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马佐夫兄弟》剧组俄罗斯出访小结

发布者:导演系发布时间:2023-11-20浏览次数:10

20231115日至19日,上海戏剧导演系2022级戏剧导演研究生班携导演系原创剧目《卡拉马佐夫兄弟》剧组受邀至友好城市俄罗斯莫斯科市,参加第43届俄罗斯国立电影学院国际大学生艺术节并进行访问、参赛、考察、学习。在收获了佳绩的同时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学习。

此次出访的团队一行11人,均为上海戏剧学院2022级戏剧导演研究生班的老师和学生。由本班的班长王浩哲以及团支书冯含露同学任负责人。此次出行与来自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亚美尼亚等国家的戏剧创作者与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碰撞,并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家和学者的肯定与褒奖。

团队成员在出访期间,严格遵守外事纪律,认真参加各项合作、交流活动,保障自身安全,圆满完成了此次出访任务。

一、参赛第43届俄罗斯国立电影学院国际大学生艺术节

20231117日,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原创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在第43届俄罗斯国立电影学院国际大学生艺术节暨第十九届国际戏剧比赛中作为闭幕式演出,进行了展演。该剧在刚结束的“一带一路”国家传统表演艺术展演中收获一致好评。在此次国际戏剧比赛中,及格过多为国际评委的评审,上海戏剧学院《卡拉马佐夫兄弟》最终获得了“深入了解俄罗斯经典作品世界奖”,充分得到了当地艺术家以及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家和学者的肯定和褒扬。

俄罗斯国立格拉西莫夫电影学院表演系主任叶莲娜·玛卡尔教授称赞道:“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国版《卡拉马佐夫兄弟》,简直不可思议。在改编上叙事结构完整且导演风格统一,既有心理现实主义人物行动感又有现代性风格的特色。所有中国同学们塑造的人物我都认为是‘俄罗斯人’,甚至我完全不需要看任何字幕也非常清楚知道发生的情节及规定情境中的人物身体与心理行动。这部演出让我非常惊叹!”

作为一部中国人解读俄罗斯小说的戏剧作品,导演系研究生团队将中国戏曲的神韵和艺术规律融入了创作,在舞台效果、服化设计、表演技艺等方面处处体现中国的戏剧观念,是一次成功的“国际化与民族化创造性融合”尝试,践行了导演系“扎根本土,放眼世界,融贯中西,勇于创新”的创作理念。

二、两场高质量的演出观摩

20231116日至20231119日,上海戏剧学院22级导演系研究生班《卡拉马佐夫兄弟》剧组在俄罗斯莫斯科市前后共观摩了四场精彩绝伦的演出。分别为参赛作品《谁能无过谁能免祸》《樱桃园》,俄罗斯口碑佳作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以及俄罗斯保留演出大马戏。并且上海戏剧学院22级导演系研究生班的同学们在GITIS布图索夫班的《樱桃园》演出结束后与其中的学生演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学习。在集体观摩完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后,同学们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安娜·卡列尼娜》音乐剧由俄罗斯莫斯科轻歌剧院创排,被号称“俄罗斯四大吟游诗人”的尤利·金将原本恢弘浩瀚的文学巨著浓缩成为两个小时的舞台剧本,加上极高水平的音乐、灯光、舞台设计,引起了俄罗斯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该剧将偏向歌剧的演唱表演方式引入音乐剧的框架,打破流行文化与殿堂之间的壁垒,充分体现了音乐剧作为一种舞台表演形式在内容表达、形式选择上的高度容纳性。不仅如此,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利用更为大众所接受的音乐结构和编曲形式,将俄罗斯传统风格的音乐与对演员个人技能提出了极高要求的古典唱腔结合在一起,又在交互的过程里演绎出了绝佳的音乐品质。舞美设计同样贯彻了这种交错的质感。工业风浓厚的列车骨架、华丽繁复的舞会场景和俄罗斯传统服饰轮番登场,开阔的乡村场景与色彩浓重的灯光交相辉映,创造出一个具有蒸汽朋克风格、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空限制、专属于剧院的造梦场。它用战争、用新兴阶级在社交场合的出现来展现特殊的时代背景,却着眼于俄罗斯民族宗教性和本能性的冲突撕裂,让其成为了照耀整个人类发展史、熠熠生辉的明星。

俄罗斯大马戏可以说是世界马戏最高水平的代名词它与芭蕾舞一起成为俄罗斯民族的国粹。其演员扎实的基本功与动物之间的默契配合赢得了无数的嘉奖和全世界的观众认可。俄罗斯大马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从那时起每一位沙皇都有属于自己的皇家马戏表演团。团内的表演者都以马戏驯兽、杂耍为家族事业,世代相传,形成了马戏世家,至今他们的后代仍活跃在马戏舞台上。他们曾在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上荣获金小丑奖,在莫斯科国际马戏节上荣获金熊奖,在巴黎“明日”世界马戏节上荣获“共和国总统”奖,在意大利“金色”马戏节,比利时“希望之路”国际马戏节,布达佩斯等国际马戏节上荣获金奖、银奖等无数嘉奖。 正逢上海戏剧学院22级导演系的研究生同学们刚刚经过了南京杂技团的考察学习,大家通过比较学习中国杂技艺术与俄罗斯马戏艺术的艺术特点,收获颇丰。

三、重走戏剧文化故地

20231116日、20231118日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22级导演系研究生班《卡拉马佐夫兄弟》剧组在俄罗斯莫斯科市先后参观了诸多俄罗斯戏剧、文学艺术大师的纪念雕塑。如20231116日观摩的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17-193887日)和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涅米罗维奇-丹钦柯(1858-1943年)的站姿雕塑,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29-1904715日)的坐姿雕像,莫斯科艺术剧院、莫斯科小剧院以及20231118日观摩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原著作者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111-188129日)的坐姿雕塑。

其中,《卡拉马佐夫兄弟》原著小说作者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享誉世界的俄国大文豪。他年轻的时候就被称作“俄罗斯文学的天才”。他跟著名的文豪列夫·托尔斯泰齐名,并深受高尔基的喜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在24岁的时候就已经因为文学而出名了,他作品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和后期的作品有着差异。其代表作有《卡拉马佐夫兄弟》、《穷人》等。

而康斯坦丁·谢尔盖维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原型阿列克塞耶夫,是俄罗斯著名的演员、导演、戏剧教育家,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奠基人,伟大的戏剧活动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他在自己的前辈和同时代人丰富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坚实而系统的研究戏剧的科学,创立了自己的舞台艺术流派,其理论阐述就是我们所说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现实主义表演、导演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历史经验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形成了完整的学说,对现代戏剧美学原则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了戏剧艺术进一步发展和改善的道路,他的理论和方法对世界各国的戏剧艺术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是无可比拟的。

而涅米罗维奇-丹钦柯的学说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确立了契诃夫在俄罗斯剧坛上的地位,使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创作集体认识到戏剧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石;其次,他作为莫斯科艺术剧院在剧目方面的负责人,确立了现实主义的道路,并在实践过程中精辟的总结了“三种真实”(社会的真实、心理的真实和剧场的真实),只有将三者相结合,才能确保从事真正的创作;最后,涅米罗维奇-丹钦柯提出了关于导演在演剧中的创作功能的严整学说(导演是解释者,他教给演员怎样表演;导演是一面镜子,反映出演员个性上的本质;导演是整个演出的组织者)。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作品的排演过程中,上海戏剧学院2022级导演系研究生班正是以涅米罗维奇-丹钦柯整理总结的导演的职责和创作功能为自我定位,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为指导方针并和中国戏曲艺术创作、中国传统审美特色相结合,最终得以将《卡拉马佐夫兄弟》这一部俄罗斯巨作改编并在中国、俄罗斯两国都进行了演出,并均收获了较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