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晚,由学生工作部心理中心主办、导演系学生会承办的“一场与自我的深度对话——OH卡牌团体辅导活动”在华山路校区尚熙大厦303顺利开展,校学工部心理中心的袁笑老师、导演系辅导员周啸阳老师和导演系学生参加。
在“导演第一镜”环节,同学们通过独特的卡牌自我介绍环节,开启了认识内在自我的大门。大家根据直觉挑选代表自己的卡牌,选取符合自我的代号,并各自阐述原因。
一张张卡牌成为了同学们表达自我的独特媒介,“可爱的泡芙”、“爱笑的橙子”、“社牛的香蕉”、“孤独的网友”、“生病的榨汁机”们围圈欢笑。
随后的“即兴创作”环节,相邻的同学随机组成“临时剧组”,将各自的卡片串联成30秒微剧本。这个过程中,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不同的意象组合产生奇妙“化学反应”,展现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我的独特理解。
“自我角色调度”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同学们盲抽3张卡,分别代表“本我”“他我”“超我”。这一环节借助心理学概念,让大家深入思考不同角色间的关系。
在创作环节,大家脑洞大开,如果这三个“我”是同一部电影的角色,会有怎样的戏剧冲突呢?有人创作的故事里,“本我”追求快乐,“超我”坚守道德原则,两者冲突不断,而“自我”则努力平衡;也有人设定“超我”掌握叙事主动权,引领着角色走向成长。大家创作的主题台词富有深意,展现了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深度洞察。
这场团辅活动像一把认识自我的钥匙,帮助同学们打开那只独一无二的、名为“自己”的箱子。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大家能带着这份对自我的认知,自信且坚定地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