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青年思想引领,上海戏剧学院延安路导演青年先锋队在导演系党总支书记尹悦蓉老师、团总支书记周啸阳老师带领下,奔赴福建三明和宁德,开启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重温红色记忆,解码乡村振兴,把课堂搬到绿水青山间,把思政讲在田间地头里,用一场“行走的大思政课”生动诠释“风展红旗如画”的三明故事和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宁德故事,为我校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示范高校贡献青春力量。
探寻后洋村的绿色传奇
周宁县是“三库+碳库”重要生态理念首倡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这里生态文化底蕴深厚,处处洋溢着绿色生机。而这份生机的背后,藏着一段动人的绿色传奇。
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曾经是一片荒山,1983年,年过半百的黄振芳响应中央一号文件,创办家庭林场,开垦荒山50亩,贷款8万元造林,用三年时间带着全家人种树1207亩,黄振芳成为了当地有名的“造林大户”。
1988年7月7日、11月2日和1989年1月3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三次深入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黄振芳家庭林场调研,亲手种下三棵杉树,称赞黄振芳“绿了荒山白了头,为闽东绿化做了突出贡献”。带着三赴林场的调研成果,习近平同志于1989年1月在《摆脱贫困》一书中,非常有创见性地提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科学论断,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倡导的“三库”绿色生态理念。2022年至今,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强调“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的“三库+碳库”重要理念,赋予“三库”绿色生态理念新的时代内涵。
如今,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后洋村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早已成为生态建设的典范——山林郁郁葱葱,村庄整洁美丽,鲜活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成果。
话剧《树魂》:演绎山林故事
后洋村三棵树的故事,孕育了生态主题话剧《树魂》。该剧由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编剧,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卢昂教授执导。它以黄振芳家庭林场为原型,通过《毁林》《造林》《守林》三幕,讲述了金鼎山林场主人林守根一家历经山林破坏的伤痛后,毅然投身于植树造林事业中,与县委书记共同种下“见证树”“解困树”“未来树”,带领全村人共同建设生态低碳、绿色宜居家园的感人历程。
2024年7月以来,该剧先后在“三库+碳库”重要理念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研讨会、第九届福建省艺术节暨第二十九届全省戏剧会演、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一带一路”国家传统表演艺术节、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等活动中展演。
当前,《树魂》剧组正在周宁县三库+碳库”剧场的紧锣密鼓得排练驻场版《树魂》演出,该剧也将拉开生态环境部生态戏剧节的大幕,此次驻场演出邀请了该剧原型黄振芳的孙女黄娟娟现场讲述他们的传奇故事。本次延安路导演青年先锋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周宁县走访后洋村和黄振芳家庭农场,并到“三库”剧场观摩导演系主任卢昂教师和师生排演,与《树魂》剧组成功会师。
作为上戏学子,应发挥专业优势,以艺术之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要牢记初心使命,传承后洋村的绿色发展精神,为守护绿水青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