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由导演系党总支、导演系主办,导演系学生党支部、导演系团总支、导演系学生会、导“眼”艺术观摩团共同承办的导演系对外交流和实践活动分享会在黑匣子剧场顺利举行。党政办、宣传部、学工部团委、教务处、国际交流处、发展规划处、研究生部、演艺中心等职能部门领导嘉宾出席,导演系全系教师观摩,导演系学生参加。本次分享会通过6位学子的亲身讲述,串联起从国内研学、暑期实践到境外交流、国际展演的成长轨迹,为导演系学子搭建起经验传递的桥梁,更展现了青年戏剧人扎根文化、放眼世界的责任与担当。

活动伊始,辅导员周啸阳老师对莅临现场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了欢迎,他表示,近年来,在学校各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导演系学子参与了多项对外交流项目、暑期社会实践、国际戏剧展演、创新创业及艺术基金项目孵化等活动,方位拓展了导演系同学们的艺术视野、实践能力与跨文化沟通素养。本次活动既是展示这些成果的集中窗口,也是向导演系新生们介绍交流实践活动信息、传递实践经验、搭建成长桥梁的重要契机。同时,他勉励同学们要通过这些宝贵的实践平台,锤炼过硬本领,涵养家国情怀,最终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的奋斗者。

本次分享会由导演系学生会秘书长、2023级戏剧影视导演专业郗茜主持。首位分享者是2024级戏剧影视导演专业(第二学位)的宋漫玲。她以“沉浸式学习”为关键词,讲述了在国内顶尖话剧殿堂——北京人艺的研学经历。“人艺的课程安排藏着满满的诚意,从人物造型设计课到导演作品分析课,每一堂课都是与艺术大师的对话。”宋漫玲分享中的“干货”,让在场学子深刻体会到戏剧创作的严谨与温度。

第二位分享者是2023级戏剧影视导演专业的耿艺书,“从延安的宝塔山到福建的林海,两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明白,艺术从来不是孤立的,它是时代的声音,是精神的载体。”在延安,她走过枣园、杨家岭的革命旧址,在鲁艺旧址聆听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往事,探班上戏原创生态话剧《树魂》的驻场演出,感受到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诠释,也是让大家读懂了“走出课堂,服务人民”的青春意义。“交换不是简单的‘旅游式学习’,而是跳出熟悉的环境,用新的视角审视专业。”

2023级戏剧影视导演专业于米提・凯赛尔分享了他在香港演艺学院的交换经历。他提到,香港的戏剧教学更注重“即兴创作”与“工作坊模式”,让他对“导演的角色”有了新的理解。同时,于米提还贴心提醒有交换计划的同学:“提前规划学分,多选课程,能为后续的学分兑换提供更多选择。”为同学们未来的求学规划道路提供更多思路。
“越是扎根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越能在国际舞台上打动人心。”导演系学生会主席、2023级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戚文豪,讲述了作为主演随着《白鹿原上》剧组亮相俄罗斯国立戏剧艺术学院国际大学生戏剧节的经历。从课堂作业起步,在团队成员的精心打磨和张晓欧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最终成为传递中国民俗与家国情怀的载体。在俄罗斯,戚文豪与团队成员不仅参加了舞台发声工作坊,走访莫斯科大剧院、莫斯科艺术剧院,更在国际戏剧人的派对上,与各民族热切交流,体悟浓厚的戏剧氛围,让大家看到“戏剧如何融入日常生活”。

导演系学生党支部宣传委员、2024级戏剧导演艺术研究硕士研究生吴可以“初识・破冰”“深耕・绽放”“融合・回响”三个关键词,分享《赵氏孤儿》在第八届金砖国家戏剧院校戏剧节的演出故事。为了让世界读懂“忠义”“牺牲”的东方哲学,团队在开放的广场舞台上,以戏曲服饰、传统乐器结合现代剧场手法,将经典故事搬上国际舞台。演出结束后,科布松艺术学院校长德米特里・托米林的评价——“中国年轻戏剧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令人印象深刻”。而在闭幕式上,各国艺术家共同演绎的联合版《赵氏孤儿》,更让吴可深刻体会到“戏剧的根是中国的,枝叶却能伸向世界”。

“大创、研创、扶青计划、乌镇戏剧节……这些项目不是‘遥不可及’,而是需要用‘作品意识’去争取。”导演系团总支副书记、2023级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吕硕聚焦“项目申报”,为在场学子带来实用干货。他从申报思路、材料准备到作品创作,逐一拆解关键环节。吕硕还鼓励大家以“未来戏剧工作者”的标准要求自己,牢牢抓住每一次创作机会。

活动最后,导演系党总支副书记石俊老师进行了点评与总结。他回顾了近年来导演系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表示导演系始终重视“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着重强调了实践积累、作品意识与多维成长路径的重要性。他指出,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各部门老师的协同支持,为各类项目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以三明相关项目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学生深入地方文化现象,增强了对历史与地域的情感联结;应重视日常积累,将每次作业以“作品”标准进行前期调研与深度打磨,推动实践向“实战”转化,提升应变与执行能力。此外,他呼吁学生树立更高目标,超越现有平台,通过对标国内外优秀案例正视差距、汲取经验,持续提升专业能力,最终目标是通过四年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形成代表性作品,实现从学习者到创造者的跨越,真正“带着作品走出去”。

分享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6位分享者的经历既有“干货”满满的实用经验,也有“直击心灵”的成长感悟,为同学们未来的专业学习与实践方向提供了指引。愿每一位导演系学子,都能带着今天的收获,在艺术的道路上坚定前行,用镜头与舞台,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